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A. 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 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

C. 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D. 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叙述的是行省制在行政事务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的作用。其他几个选项的含义并未和材料有直接联系,因此B项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行省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A. 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

B. 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 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

D. 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

 

查看答案

宋代“……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视事及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

A. 宰相权力的分割    B. 皇帝权力的加强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宰相权力的加强

 

查看答案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后,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科举制冲击了世族势力

C. 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 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 汉长安

B. 唐长安

C. 宋汴梁

D. 元大都

 

查看答案

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县并存的郡国制度。刘邦这一制度探索的着眼点是(  )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完善中央官制    D. 扩大统治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