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营的主要思想是

A. 自给自足

B. 集约耕作

C. 量力而行

D. 因地制宜

 

D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水居千石鱼陂”、“ 山居千章之材”,材料又记载当时安邑种枣、燕秦种栗、蜀、汉、江陵种橘等等,这些信息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A、B、C三项为无关项,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文宗在开成年间(836~840年)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断。”然而夜市仍在发展,以至崇仁坊“昼夜喧呼,灯火不绝”。朝廷只得听之任之。夜市的发展使禁夜制度无形中受到破坏。晚唐诗人薛逢生动地写道:“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这表明

A. 唐代的市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 唐文宗放弃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 唐代市的发展冲击了封闭式的市场模式

D. 唐代的商品经济获得了突破性发展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朝是科举承前启后的朝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宋朝以后直到清末宣统年间,科举制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北宋前期因为贡举不公,多次引发士人抗议,宋朝完善了此前的很多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

宋政府又实行眷录法。规定眷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眷录,不准随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封弥。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以备核查;眷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创度改革》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启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踽(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璃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璃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璃、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2)据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罗马公民的成年儿子在广场、元老院或军营享有“人”的公权和私权,在家里他仅是“物”,任性的父亲可以将他像牛一样随心所欲转让或毁灭。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    )

A. 父权至上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法律至上

D.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