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材料三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四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与图1相比,欧洲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货币汇率混乱的现象。为改变这一局面,二战后西方大国作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发展到以海路为主;国际贸易范围更广。(2点即可) 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商品、资本和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3)办法: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影响: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加剧了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4)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影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欧洲贸易发生的变化主要从贸易中心的变化、贸易路线的的变化以及贸易范围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归纳。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要按特点找原因,例如,贸易中心的变化、贸易路线的的变化是由于新航路开辟造成的,而贸易范围的变化则是由于殖民扩张造成的。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是个基本识记点,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主要突出商品、资本和人员等在世界范围内、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流动即可。 (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办法要从材料直接概括,例如,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即转嫁危机、相继提高了关税、货币战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方面、政治局势、国际关系等方面分别论述。 (4)首先应该明确从时间上来看材料四反映的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以二战后西方大国作出的努力也就容易回答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什么影响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例如,消极方面可以突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带一路”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古老的丝路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城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离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金融时报》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地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下列所述可以作为此结论的依据的是

A. 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多

B. 政治冲突均与各国经济利益矛盾有关

C. 多极化趋势发展削弱了大国霸权主义

D.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优势输出民主价值观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演变的轨迹。与“太平洋时代”相关的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C.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查看答案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墨西哥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减了400万公顷,同期农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了10%,而且这一状况正在随着农产品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而恶化。这一研究成果反映出,区域经济合作

A.只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B.受制于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

C.加快了墨西哥农业的经济转型

D.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 英国加入欧盟对自身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D. 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