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各种票证,1993年2月后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各种票证,1993年2月后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票证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B. 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

C.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票证的使用体现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票证的废除体现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均属于经济管理体制,所以经济体制的变化体现了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管理体制的变化而非生产结构的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所有制形式仍然是公有制为主体并未的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产品分配方式未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备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其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皿等国家。这次出访潮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    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查看答案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

A. 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D. 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0%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新民主主义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查看答案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 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 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查看答案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C.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