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

A. 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D. 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社员个人财产归社员个人私有,这在当时是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58年已经是人民公社而非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也就不能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决议是符合而非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决议只能减缓而不能克服党内的冒进思想,事实证明党内的冒进思想仍然非常严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0%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新民主主义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查看答案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 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 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查看答案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C.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查看答案

1952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

A. 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 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 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 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