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C.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据材料“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以看出其措施具有绝对性和政策的随意性。所以答案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2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

A. 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 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 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 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写道:“据1932年9月美国《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收入,占人口总数的28%”“从1929-1933年,全国仅罢工就有大约3000次。”为此,罗斯福政府

A. 致力于国家工业的复兴

B. 推行“以工代赈”

C. 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蓝鹰标志。其意在

A.使产品优良价格公道    B.带头赈济失业工人

C.防止盲目竞争D.使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需要解决苏联经济尽快工业化的市场任务,然而工业化对于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要求远比新经济政策能给与的要多得多。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A. 恢复了国民经济

B. 冲击了国有企业

C. 滞后于形势发展

D. 推动了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