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 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 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 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三个不同的年份中国茶叶销售情况的变化,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总销售量(万担) | 出口量(占总量%) | 内销量(占总量%) |
1840年前 | 6.4 | 0.9(14.06%) | 5.5(85.94%) |
1865年前 | 10.1 | 4.2(41.58%) | 5.7(56.43%) |
1894年前 | 16.02 | 8.23(51.94%) | 7.7(48.06%) |
A. 中国茶叶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B. 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 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D. 中国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据记载,1870年至1905年间美国钢铁工业的企业数目从1808家减至606家,而平均投资额却从15万美元增加到150万美元。材料现象说明
A.重工业一跃为主导产业 B.社会经济管理日益严格
C.工厂制取得了全面胜利 D.生产与资本趋向集中化
我们习惯上将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称为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种不同称呼,主要依据( )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C.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说明
A. 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英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人口变化做了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 1650年 | 1750年 | 1850年 | 1900年 |
非洲 | 100 | 100 | 100 | 120 |
欧洲 | 103 | 144 | 274 | 423 |
亚洲 | 253 | 437 | 656 | 857 |
A. 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 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C. 黑奴贸易对非洲人口发展的影响 D. 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