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前期.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大。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今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章奏文书。此时,大臣们的章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卑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侍中、常侍等头街,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从此以后,尚书台的权力日重,大臣要参与中枢,必烦加“领尚书事”或“平尚书事”的头街。“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武帝中央机构改革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本书系统阐述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本世纪初的国际关系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国际体系是一个险恶而残忍的角斗场,要想在共中生存,国家别无选择。只得为权力而相互竞争。即便满足于和平生活的国家也会被指责参与了无情的权力竞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大国若无节制扩张,必然没有好的结果,追逐霸权是肯定的。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结构是导致国家行为体必然进行生存竟争的根本原因,从而将国际政治环境还原成一个不存在“文化和文明”的弱肉强食的生存角斗场。
——据约翰·术尔顿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等
结合材料,围绕材料观点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例证该论题。《说明:可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也可以反驳该观点或者提出新的观点。要求:阐述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思考(表2)
材料二从《五月花公约》到《联那条例》到179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都可以寻觅到美国人对“好政府”的渴望与珍视,诞生了以华盛顿为代表的早期“士绅政府”,大部分官员都是根据对宪法的忠诚,道德高尚和能力超凡等条件任命的。1529年杰克逊出任总统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转折点。美国政治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党在大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民众政府”模式,给更多的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但当“政党分赃制”发展成为政府任选官员的主要形式时,美国官场出现腐败现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政治现实。加菲尔德总统未给竞选立功者分配满意职位而遇害事件直接导致了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颁布实施。该法案授权总统纽成一个专门的道德委员会,负责制定委任联邦官员的程序规则,美国政府官员的从政道德建设从总体上乡入正轨。此后随着《从政道德法》的颁布和联邦道德规范局的运行,从联邦政府到地方基层单位,从部门到专业学会以及企事业单位,道德法体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研究: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视觉观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的主张,并分析形成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科二,归纳美国政治生活中官员选任的阶段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的道德立法实践。
普朗克曾写道,“我把这整个的步骤描述成一种孤注一掷的行动……我己经和辐射与物质之间的平衡问题斗争了六年而没有得到任何成功的结果。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中是有根本重要性的,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来找出它的一种理论诠释,不管那代价有多高。”普朗克旨在说明量子论
A. 诞生的偶然与必然 B. 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C.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 是对前人理论的突破
1924年前,苏俄政府与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O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这表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然盛行 B. 战争环境不利于政策推行
C. 新经济政策背离了苏联国情 D. 意识形态的矛盾依然尖锐
英国1679年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该法案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扰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于三度通过。这说明当时英国
A. 注重维护个人自由权利 B. 进一步扩大了议会权力
C. 上院权力己转移到下院 D. 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