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印度、缅甸、印尼等一批新兴民族国家诞生,中国认为这对新中国是有利的局势。...

二战后,印度、缅甸、印尼等一批新兴民族国家诞生,中国认为这对新中国是有利的局势。因此,新中国

A.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实行“一边倒”政策

 

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另起炉灶”“一边倒”分别是指新中国如何处理旧的国民政府与各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的外交政策,均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无关,排除A、B、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1953年处理与印度领土分歧的时候提出的,后成为我国处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之后的中缅关系、万隆会议上均有明显体现,故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这一运动是指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二次革命    D. 土地革命

 

查看答案

作家夏衍说,“尽管当时很闭塞……‘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这说明

A. 戊戌政变是秘密进行的    B. 戊戌变法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C. 戊戌变法只是统治上层的内部事务    D. 老百姓对皇帝和皇太后有浓厚朴素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记载,1916年中国棉纺织业每生产一包16支纱司获利7.61元,1917年升到36.93元,1919年达70.65元。这主要得益于

A. 工业技术的改进    B. 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C. 较为有利的国际形势    D.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查看答案

一次,陈独秀从国外回到上海时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想要了。”不久,陈独秀等

A. 领导了二次革命    B. 掀起新文化运动

C. 领导了五四运动    D. 成立中国共产党

 

查看答案

“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 重农抑商    B. 发展自然经济

C. 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D. 工商皆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