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反映了孔子
①仁爱思想
②宽厚美德
③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明武宗下令: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 规范商品经济发展 B. 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一定程度上保障从事农业生产人口 D. 统治者昧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
秦代《均工律》中说,“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B.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C.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D.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这表明古代中国
A.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
C. 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农业生产异常艰难
中国古代农业强调“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的原因是
A. 注重精耕细作 B. 讲究因地制宜
C. 小农自然经济 D. 合理安排生产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实质上反映出
A. 政治制度发生变化 B. 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C. 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 周王地位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