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农业强调“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的原因是 A...

中国古代农业强调“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的原因是

A. 注重精耕细作    B. 讲究因地制宜

C. 小农自然经济    D. 合理安排生产

 

A 【解析】根据“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注重施肥、把握农时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应选A;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明确精耕细作的概念是解题关键。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表现为:耕作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实质上反映出

A. 政治制度发生变化    B. 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C. 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 周王地位衰落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充满一腔爱国热情的邹韬奋,按捺不住心中的忿懑和悲痛,接连在《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痛陈国事,号召全国未死尽人心的人“组织起来,扩充起来,共同奋斗,共同制裁已死尽人心的人之行为”。他积极支持各地的爱国运动,并以实际行动为十九路军等爱国志士筹集资金,奔走呼喊。此外,他还以犀厉的笔锋,对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政策及其卖国行径进行猛烈抨击。《生活》周刊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成为以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为中心内容的舆论阵地。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邹韬奋主要的抗日爱国活动。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邹韬奋的抗日爱国行为.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截至l941年底,美国在欧洲的投资为20亿零600万美元,是其在亚太投资的2倍以上,1941年1月美国就制定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美国参战后,虽然社会上一致要求先打败日本,但美国政府权衡德、日两个敌人后,认为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德国,因为德国已占据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日本占领的地区则是落后地区,很难马上对美国造成致命的成胁,这样美国在1942年l月阿卡迪亚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原因。

(2)根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仅卖官鬻爵.而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开元二年,玄宗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玄宗以前,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革除这一异端,玄宗开元二年特颁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万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棋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烃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支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