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而落实...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而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 “抗日故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 “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解析】依据材料“多年的研究成果”可知史学家通过研究已经有了定论,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C项说法本身有误,应排除;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十四年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多年的研究成果”、“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分析理解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A. 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    B.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 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    D. 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

 

查看答案

“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A. 《申报》在国内最畅销    B. 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 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    D. 《申报》内容通俗易懂

 

查看答案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此观点主要是依据

A. 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B. 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C. 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    D. 洋务运动造成的中国强大假象

 

查看答案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此“词曲贵浅”的主张

A. 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

B. 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

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 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查看答案

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 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C. 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

D. 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