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无论中国或是西方,在政治制度发展的进程中,都体现着对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无论中国或是西方,在政治制度发展的进程中,都体现着对权力制约,来维护执政体本身的稳定,同时更好地实现对于国家的治理。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都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限制作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无论中国或是西方,在政治制度发展的进程中,都体现着对权力制约,来维护执政体本身的稳定,同时更好地实现对于国家的治理。 古代中国:从制度上制约君权,如秦朝时确立的以宰相为核心的三公制度,开启了相权对君权的制约。而历朝的谏议制度直接对于君主的言行进行制约。 从思想上:中国的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仁政”、“天人感应”、“正君心”则是从道德与治理言行方面直接制约君主。 古代雅典: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五百人会议的机构,分别实行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相互制约,同时实行陶片放逐法来保障民主,制约权力。(其他的史实可说明观点的也可给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中的“无论中国或是西方,在政治制度发展的进程中,都体现着对权力制约,来维护执政体本身的稳定,同时更好地实现对于国家的治理”提炼观点。其次联系史实,从古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上的措施来论证;从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来论证说明,也可以列举近代西方国家的分权制衡体制来说明。论证过程需要观点明确,联系史实说明,逻辑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育,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分配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晚清出国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20世纪初的那场最后一场急剧变革中,其发展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至清我国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晚清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概括材料三体现的历史信息。

(3)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概述中国教育的主要特征。

 

查看答案

茅海建说: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如此这般的直接结果是,历史被叙述为运动方向明确的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潮流。由此引发的直接思考是,戊戌变法若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事件,其结局似不应如此。连续13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这表明

A. 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 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

C. 研究戊戌变法需要更加重视细节    D.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

 

查看答案

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做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开国纪念活动。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日本人没有民族的意识    B. 日本缺乏远见卓识

C. 日本认为开国非常重要    D. 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移风易俗

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

《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中国明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

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

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

日本钢铁行业出现了垄断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3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之他只能选举却没有被选举权。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

A. 第一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四等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