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的回答应是
A. 因行称义
B. 不信教皇,也不信人有灵魂
C. 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D. 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派皇家子弟到地方出任各州的牢事行政长官——刺史;另一方面又派出身低微、品级低下的官员到地方各州出任典签。典签职微权重,“一州之事,悉以委之”,州镇要事须典签批准方能实行,“诸州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上述史实表明南朝
A. 皇室贵族势力下降 B. 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C. 中央集权衰落 D. 庶族地主政治地位提升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 经济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
史书记载:“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这条材料反映的是( )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B. 方田均税法
C. 均田制和租调制 D. 宗主督护制
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
A.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B.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
C.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
D.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
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周封邦建国 B. 秦朝设郡置县
C. 汉朝行“推恩令” D. 元朝广设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