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 经济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
史书记载:“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这条材料反映的是( )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B. 方田均税法
C. 均田制和租调制 D. 宗主督护制
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
A.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B.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
C.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
D.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
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周封邦建国 B. 秦朝设郡置县
C. 汉朝行“推恩令” D. 元朝广设行省
汉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史实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农业中一牛挽犁的推广 B. 设五经博士
C. 推广“蔡侯纸” D. 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郡县制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行政的弊端
C. 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D. 不重视对官员的选拔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