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与“不变”分别是什么?这一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处应是什么?请简述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

 

(1)不变:土地公有制 变: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农村的管理体制 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只写“十四届三中全会”也可,但若写“人大十四届三中全会”或“政协十四届三中全会”不给分) 新论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解析】(1)根据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回答“变”与“不变”及作用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解答即可;新论断:根据所学中共十五大的内容回答。 【名师点睛】 (1)根据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解答。(2)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即可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请给材料一命制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出材料一中A、B处两个城市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历程堪称大国关系发展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著名漫画家特伟《偷天换日》

材料二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美国国务卿助理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您认为双方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我们双方目前正在为下一步实现两国元首以及各个级别的交往,拓展各领域的合作在进行着有效沟通。……展望未来,我们还应该致力于两个“超越”,首先是超越      的不同。……在一个文明不断进步、观念日益多元的时代,中美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第二就是要超越“零和博弈”这种传统的思维。

——根据2017年3月10日外交部长王毅两会答记者问整理

(1)解读史料,了解其出现的时间是很重要的。材料一中的漫画,有人说,它创作于1942年,也有人说,它创作于1947年。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阐述两个创作时间背景下对该漫画的不同解读。(温馨提示:解读主要包括内涵和影响两方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突破这一政策,当时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

(3)材料三中“      ”处应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要“保持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三则材料,请你用最精炼的话概括近现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总体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概括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查看答案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下表是袁世凯的若干生平事迹介绍,以下对其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主要事迹

1899年冬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开始全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5年

袁世凯亲自出面筹钱,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912年6月

袁世凯颁发《暂行新刑律》,对赌博者、开设赌场者规定了不同的刑罚

1916年

袁世凯颁布《新皇室规范》,规定“自亲王以下至于宗室,犯法治罪与庶民一律;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军官,但不得组织政党,并担任重要政府官员;永废太监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

 

 

A. 从革命史观看,袁世凯“镇压义和团”说明他是农民运动的刽子手

B. 从近代化史观看,袁世凯“督修京张铁路”有利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C. 从文明史观看,袁世凯《暂行新刑律》的颁发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和旧习俗的革新

D. 从全球史观看,袁世凯《新皇室规范》反映了在世界民主化潮流影响下中国所取得的进步

 

查看答案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

B. 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

C. 《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

D.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