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找到一段材料:“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以下是他们对“压迫的大树”的几种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查理一世的统治 B. 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C. 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D. 威廉三世的统治
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
这表明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的原则
④克伦威尔想以此建立独裁统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
A. 平定三藩 B. 统一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平定噶尔丹叛乱
1662年,郑成功彻底打败荷兰殖民者势力,收复了台湾;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打败郑氏家族的势力,对此你认为正确的评论是
A.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反侵略斗争,清政府进军台湾是巩固统一,两者都应肯定
B.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寻找抗清根据地,清政府进军台湾是消灭反清势力,两者各为私利,都应否定
C.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寻找抗清根据地,清政府进军台湾是巩固统一,前者应否定,后者应肯定
D.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反侵略斗争,清政府进军台湾是消灭反清势力,前者应肯定,后者应否定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 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
C. 君治为本的思想 D. 强调“存百姓”思想
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举考试扩大了贡士人选,重视进士科
B. 科举考试重视士族
C. 修改完善了法律
D. 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