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家国一体,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和相关所学,九卿主要为皇帝、皇室服务。分析各选项,A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本题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政治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学者王国维作《殷周制度论》谓:“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A. 宗法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C. 兼顾政治统治和血缘道德

D.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查看答案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关乎人类的共同利益。对此,人们的看法不一。观察下列漫画并回答问题(注:左边人物为发达国家,右边人物为发展中国家)

问题:

(1)你认为漫画作者对全球化所持观点是什么?

(2)你是如何看待全球化?

 

查看答案

新中国各个阶段,农业发展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农业生产合作社(本章程所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

第二条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

材料二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的哥嫂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还有多少人死亡呢?(1959年11月4日)。

劳动队真是天堂。徐从周的孩子在这里吃了晚早二顿稀饭,欢喜得不得了。徐从周是在避难所里。我对他说,现若他仍在农村,目击心伤,如何过去?(1959年11月4日)

刨红薯,民工过路,歆慕不已,都到地头捡残屑,驱之不去。一个新发明,红薯藤磨粉。(1959年11月13日)

——顾准《商城日记》(1959-1960)

材料三18个“带头人”按下红手印的1978年,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仅仅22元,第二年跃升为400元,一举脱贫,从此与温饱相伴。从那以后,小岗村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对缓慢,1993年约为1100元。……性格开朗的关友江对记者说起了顺口溜:“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

——《今日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廿年没过富裕坎》(来源:经济参考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并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78年后,农民迅速实现温饱的主要途径。为加快农村“富裕”,还有哪些措施可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四部稿》

材料二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典当业)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地名)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

——陈去病《五石脂》

材料三江南各地的徽杭大贾,不仅贩布,而且染布,踹布(将布踹压平整使其紧薄有光)。逼近贸丝,而且开车缫丝。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四明中叶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商”,已不再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弃儒从商,在一些商帮崛起的地方,似乎成了普遍的趋势。即便是“儒风独茂”的徽州,民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徽商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徽商为什么得以兴盛?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可是,上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二中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应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指出资本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