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A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B。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统治者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家国同构”的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有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周初分封而建的宋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墨子。观察下图,宋国位于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

——朱龙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材料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摇篮”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圣母玛利亚教堂与德国科隆大教堂顶部设计上的不同之处,并指出这种不同设计各自的意图。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不知中国今是患贫,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以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摘编自《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认为中国“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的理由,结合五四运动以后的史实说说他在“师马克思之意”方面的实践。

(2)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结合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在登上法国权力巅峰时深深懂得:要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使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稳定有序,确保法国在欧陆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在因连年的社会动荡而有如一盘散沙的“法国土地上投入一些大块花岗石”,以夯实地基。这些“花岗石”就是包括政治机构的重组、社会经济的重建以及文化教育的重振在内的一系列内容建设。不容否认,拿破仑以制度创新、秩序和稳定为政策基点的内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摘编自《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如何评价拿破仑及其帝国?围绕这一问题,将近2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与各式人等可谓做足了文章。其中,既有人用最动听的言辞赞美他,也有人用最恶毒的语言诋毁他。具体地说,拿破仑既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法国造成了惨重的灾难,他在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过程中,始则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与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后来却蜕变为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和宗教等角度指出拿破仑如何为法国夯实地基?简要概括拿破仑这些措施的进步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既是解放者又是侵略者。(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28日故宫太和殿举行阅兵庆祝一战胜利

材料二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列位要晓得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强权呢?简单说起来,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倚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1918年12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参战时间及政府名称。说出太和殿的用途及建筑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一战期间中国为追求“公理”所做的努力。并结合巴黎和会的相关史实,简述“公理”是否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