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同年间,以湘淮系为主的池方军政大员的权势明显增强。清廷利用湘淮督抚内部的矛盾进行分化制约,安排非湘淮人员牵制湘淮督抚,自如地调动包括湘淮督抚在内的各地督抚。据此推知
A. 重农抑商思想的改变
B. 湘淮督抚专政与朝廷分庭抗礼
C. 清廷以传统政策控驭各省
D. 清政府维持了对地方的控制权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
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 限制地方自治 B. 加强国家权力
C. 避免专制独裁 D. 建立世界霸权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 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 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 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 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