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光绪帝关于变法有哪些看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其各自结果如何?

 

(1)中外务实的人要求变法;感觉到变法阻力不小;主张在保存传统的同时向西方学习。(6分) (2)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中国侧重摆脱民族危机。(4分) 结果: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戊戌变法失败,但起到思想启蒙作用。(6分)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要回答光绪帝关于变法的看法,首先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正确、准确的总结与归纳,然后再依据材料中光绪帝的相关言论来分析。依据材料内容分析时不能照搬原文,要翻译并高度的概括,并且要全面具体来概括。材料中的“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表明光绪帝认为变法是要务实的。“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表明光绪帝认为变法的阻力很大。“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表明他要求保留传统同时向西方学习。 (2)第二问,有关“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的问题,需要要从两个国家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依次分析。当时中国国家的危机是民族危机,是亡国的危机,而俄国主要国内的奴隶制度的危机。有关结果的问题,依据史实来回答即可。俄国的改革是成功的,使俄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而中国的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失败的,并没有解决中国当时的社会危机,但只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中俄两国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查看答案

明成祖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事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一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对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君权得到空前强化

B.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后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A.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 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 不属于代议制的范畴    D. 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查看答案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D.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查看答案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在安妮女王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信仰新教的索菲亚手中。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其旨在(  

A. 防止旧王朝复辟

B. 加强议会权力

C. 维护民主制

D. 确立共和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