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卷》认为:“从根本上讲,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

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卷》认为:“从根本上讲,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是为了革新和完善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 使美国转向一种混合体经济    B. 是运用政府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

C. 局部调整了美国的生产关系    D. 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资本主义所有制

 

C 【解析】混合体经济是二战后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根据“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是为了革新和完善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可知罗斯福新政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由于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排除D。 点睛: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商品率即“上市量”却增加了4倍以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农村存在瞒报问题    B. 优先保障城市居民供给

C. 过度剥夺农业成果    D. 继续贯彻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

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

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

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C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

美国相匹敌

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

D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

政命令

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据此分析

A. 斯大林模式形成    B. 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D. 新经济政策被终止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 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C.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    D.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完全起到阻碍作用

 

查看答案

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

C.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