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阅读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14

138

29

 

——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情况表

A. 汉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B. 汉代的铁犁技术已经普及全国

C. 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了农业技术传播

 

A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汉朝时期江南、岭南一带已使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来看,说明汉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联系铁犁牛耕的推广所反映的问题来确定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

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A. 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 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 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农民在最初几年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后,就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赋税,并承担其他义务。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治理流民问题    B. 防止小农破产    C. 缓解土地兼并    D. 增加财政收人

 

查看答案

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 集约经营的出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单位产量的提高    D. 勤俭精神的发扬

 

查看答案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惊讶于乾隆表达的对《正统辩》的认可:“以元继南宋为正统,而不及辽金,持论颇正”。乾隆持此说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仍处于立国初的紧张态势    B. 对抗清入关的人士严惩不贷

C. 欲树立为本朝尽忠的价值观    D. 少数民族政权难以作为正统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

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反映了

A.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B. 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

C.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