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末清初,明廷重臣洪承畴兵败被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末清初,明廷重臣洪承畴兵败被俘,初宁死守节,经清太宗反复劝降后降清。以下是对他的不同评价。

材料一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不可胜计。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功勋谅之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之于死后。今惟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变节)臣传一门。

——(清)《贰臣传表》乾隆上谕

材料二承畴负时誉久,生平疵行,亦少概见,一旦变节,殊出意外。吾人若舍民族国家之观念而论断之,似属人之常情,惟当君主专制时代,则不免遗贰臣之羞耳……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管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民国)萧一山《清代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乾隆皇帝、萧一山对洪承畴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历史评价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评分标准】(1)不同评价:乾隆皇帝认为洪承畴虽对清朝有功,但背叛明朝,属变节之臣。萧一山认为洪承畴才能出众,功绩卓著。 原因:乾隆身为统治者,倡导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萧一山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主张抛弃狭隘民族观念和忠君思想,从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出发评价历史人物。(考生指出时代背景给指出身份给) (2)历史评价受时代背景;思想文化;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立场、角度上,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会有所不同。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可知,乾隆虽然承认洪承畴有功,但更在意他的变节叛明;萧一山则认为如果舍弃民族国家的观念,洪承畴经略四方,才能卓著,对社会有所贡献是不争的事实。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乾隆、萧一山二人不同的身份、政治立场、时代立场去分析。乾隆以封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所以需要对“变节”特别强调。萧一山为民国时人,能够突破乾隆持有的忠君专制观念,从社会层面出发。所以二人对洪承畴有不同评价。 (2)结合两则材料,对比不同的观点可知,乾隆作为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有实行专制主义的要求,这种君主身份、封建时代背景、维护自身统治的出发点是他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原因。萧一山处于民国时代,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解放,对于封建专制、忠君等观念有了突破。而他自己历史学家的身份,也使得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注重其历史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生绘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

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图所示内容提出两项修改意见(包括增加、删除、替换、完善等),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严密。每项修改意见中,观点理由两项)

 

查看答案

国家的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实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重人道,道重天道,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北魏之鲜卑、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满洲,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公元前后,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至明末清初,前来中国交流的欧洲宗教人士、学者、商人和一些官员、使节,既向中国传播“西学”,又把“中学”带回欧洲,把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翻译成拉丁文本。另一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近程中,也给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借鉴和营养。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药、数学、生物学及美术、音乐、建筑、水利等。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仲呈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亚洲各国人民成功地采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时,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反映出

A. 多极化趋势下对全球文化趋同现象的挑战

B.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

D. 全球化趋势下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冲突增多

 

查看答案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这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坚持群众路线    B. 重视经济建设

C. 强调实事求是    D. 开展武装斗争

 

查看答案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 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