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满洲省委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满洲省委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出,党在东北的总策略是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共同地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此后满洲省委着手联合其他抗日队伍,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发展为抗日联军。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东北抗战得到了各阶层的有力支持    D. 中国战场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

 

A 【解析】从中国共产党所发出的命令来看,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地区人民的抗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时间不对,1933年这一时期红军长征还未结束;C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各阶层”的支持;D选项说法错误,无法从材料中的出此结论。 点睛:解答本题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明确材料中所给出的时间:1933年1月26日。这一时期还是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所以不存在两党之间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因此可以排除C、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到:“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 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

如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目录

南开学校

黄埔军官学校

 

十二

南昌起义

二十六

坚持在重庆(上)

 

 

A. 五四风暴    B. 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 长征    D. 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有人写了这样一封信:“共和病国,烈于虎狼,纲纪荡然,国亡无日。近闻伏阙上书劝进者不啻万余人……明谶云:终有异人自楚归,项城即楚故邑也。其应在公,历数如此,人事如彼,当决不决,危于积薪。伏愿速定大计,默运渊衷,勿诿过于邦交,勿怀情于偏论,勿蹈匹夫遹守之节,勿失兆民归命之诚,使衰年余生,重睹开日。”写信人希望“重睹开日”的意思是

A.复辟帝制  B.继续革命

C.再造共和  D.严肃纲纪

 

查看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勇教授在《近代史的几个问题》说道:“贸易失衡是贸易交往中常见现象,消除失衡,重建平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而英国人也缺少足够的耐心。”根据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 天朝上国的心态是导致大清皇帝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

C. 英国曾经为和平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作出努力

D.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对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造成冲击

 

查看答案

1934年6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 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B. 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C. 美国总统行使外交权力将不受限制    D.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