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王得推恩封子弟为列侯,于是齐分为七,赵分为六...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王得推恩封子弟为列侯,于是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又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推恩子弟赢得了地方诸侯的支持    B. 酎金夺爵加强了专制皇权

C. 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都是为了削弱王国的势力    D. 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C 【解析】材料中可以看出推力主要是将诸侯国越分越小,最后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而不是为了赢得地方诸侯的支持,排除A;酎金夺爵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从材料可以知道有很多的国内去除了,大国分成小国,这一些都最终削弱地方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实力,C正确;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只是削弱了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但并没有彻底解除,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A. 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

B. 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 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

D. 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并分析抗日战争是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查看答案

学者桑兵在《走向共和——日记中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说:“20世纪前半期,中国经历了三次由革命催生的政权兴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次革命分别为: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放战争

B. 第一次革命推翻清政府,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 第二次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 第三次革命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答案

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   )

A. 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

B. 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 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

D. 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 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D. 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