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 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 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 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1962年……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可知,当时中国还是计划经济,所以不可能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所以排除A、D;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C;但是通过修正草案,有助于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6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14月山西省委发出警告:农民不是向着我们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所以要动摇、削弱、否定私有基础。后来中央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实施土地改革运动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提出八字方针

 

查看答案

1958年8月,毛泽东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有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农林牧副渔,农业合作社原来就有。工农商学兵,是人民公社才有的。这些就是大。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残余,比如自留地、自养牲口都可以逐步取消。”材料表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目的是

A.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

B. 促进所有制进一步变革

C. 消灭私有制以实现工业化

D. 实现“赶英超美”的目标

 

查看答案

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

A. 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B. 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C. 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D. 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查看答案

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查看答案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 19241927

B. 19371945

C. 19451949

D. 1949195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