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传统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在西方列强的炮舰逼迫下开始的,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

传统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在西方列强的炮舰逼迫下开始的,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客观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材料二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这一政策的?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条文要点,并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分析评价这些条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英国已掌握经济霸权,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最强的竞争力,亚当·斯密等人提出自由主义学说(或答“自由贸易政策”)。 实现: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等,达到其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 (2)要点:开放通商口岸、废除公行制度(或海禁政策)、协定关税等。 (3)影响: ①从革命史观看,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渐加深。 ②从现代化史观看,列强侵略客观上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使其逐步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④从文明史观看,促使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一中信息“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间信息,结合英国当时的特征,从英国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第二问结合鸦片战争的有关史实作答。 (2)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概括归纳要点。据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的含义,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等说明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来源(    )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查看答案

近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圣贤之道并不鼓励发展人民的能力,反而抑制其重要活动力的自由施展;传统统治者们也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他认为,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此思想家最可能是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康有为

D. 严复

 

查看答案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 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查看答案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