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A项“断送”说法绝对化,排除。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分子,C项错误。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根据材料信息“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可以看出当时梁启超等请求废除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概况及认识 【名师点睛】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查看答案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查看答案

《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查看答案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722

287

614

96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搞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