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B 【解析】试题分析: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官员“丁忧”符合儒家伦理纲常,明清法制深受影响,故答案为B项。西周礼乐制度是对王室贵族言行的规范,与官员“丁忧”无关,排除A项;孝廉是汉朝的选官标准,排除C项;D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法制表现出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秦始皇以法治国,西汉初期大体上是“霸王道杂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以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思想体系。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从“引经决狱”,实行秋冬行刑,到“十恶大罪”和“八议”的规定等,许多法律内容都是以儒学的等级伦理关系作为定罪或赦免的标准,并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从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查看答案

《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 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 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 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D.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查看答案

黑格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在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证黑格尔观点的是

A. 《尚书》    B. 《诗经》    C. 《论语》    D. 《易经》

 

查看答案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 倡导个性自由

C. 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 维护君主权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