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 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 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A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表格“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可知,当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增加,但工业产品产量增加幅度大于农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1956年处于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说明一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表格数据反映了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加,间接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表格数据也反映了其成绩显著,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特点有二:一是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二是逆向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时间和表格数据的项目的变化:“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加”,再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对选项逐一进行判断,注意逆向思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 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 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 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 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增长停滞、物价持续猛涨的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 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C. 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D. 放弃凯恩斯主义理论

 

查看答案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主要是因为它

A. 彻底消灭了贫困和两极分化    B. 扩大了消费市场,缓和了供求矛盾

C.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经济发展    D.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 实行市场经济

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知识经济

D.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