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雨女红失业;煤...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雨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 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 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 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D. 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解析】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即传统手工业日益破产,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逐渐解体。所以答案为D。AC项材料未体现;B项说的是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是材料也并未体现。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洋布、洋纱、……入中国,雨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可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是由于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列强殖民扩张

C.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自由贸易盛行1820﹣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侯,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 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是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查看答案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  )

A. 促进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 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

C. 导致了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D. 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会合交融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从实质上反映清政府

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 限制外国人人身自由

C.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尽力避免海难的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