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并到22%。到...

据统计,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并到22%。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这表明此时

A. 民族工商业受到政府保护

B.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 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较好

D. 西方公司制度得以普及

 

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并到22%。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商业受到政府保护,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较好,故C排除。材料不能说明西方公司制度得以普及,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特点 【名师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产生,19世纪末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有短暂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并于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    B.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C. 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    D. 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

 

查看答案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主要说明了洋务运动(  )

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 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 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 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 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

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

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 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 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 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D. 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