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谈到:“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谈到:“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大地里,……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触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斌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面对辛亥革命后政局的动荡不安、思想的异常混乱,陈独秀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的儒学传统。

——摘编自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据材料一、二、三,谈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各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思想内容和成果来论证学者钱穆“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杨.280字左右)。

 

(1)洋务运动:折中性或可行性 维新变法:把儒家经典和两方政治华说相结合(中西结合、托古改制) 新文化运动:用民主科学思想改造中国文化。 (2) 论点 一个国家的变革需要结合本国历史文化,政教渊源才能取得一定成果。 论据 洋务运动 坚持中国的纲常伦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先进人才;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维新变法   借用儒家经典,宣传西方政治学说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思想启蒙,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新文化运动   继承积极入世的传统精神,宜传民主科学。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创造条件。 论证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解析】(1)从材料一“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材料二“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材料三“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首先从材料“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丈文化政教渊源”中得出观点,然后结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思想内容和成果来论证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揭示了两国在政治制度发展方面的不同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郊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民主制度下受贫困。……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的表达了。

——摘编自复旦大学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

材料二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来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

材料三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列举雅典民主政治改革中的相关史实。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经济因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弊端。

 

查看答案

评论家这样介绍某一画派的特色:“如果一幅画必须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个画派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也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对色彩的强调,对整个画面色、光效果的重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个画派应是

A. 现实主义

B. 现代主义

C. 印象主义

D. 浪漫主义

 

查看答案

苏俄(联)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银行作为信贷机构而独立存在已失去意义,政府发布《关于撤销人民银行》的法令,宣布银行机构与财政机构合并。苏俄(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A. 引发了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B.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D. 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该法附有一个《托马斯修正案》,授权总统可以用6种不同方法增加货币供应。其中包括:印发30亿美元纸币;降低联邦储备金额;降低美元的含金量至50%。上述措施的施行

A. 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B. 降低了美国商品的国际竟争力

C. 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D. 推动了美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不结盟运动的缔造者尼赫鲁曾说,“我们并不想要反对任何人——我们主张依靠自己站起来,并愿同所有想同我们合作的人们携手合作。我们并不期望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从本质上讲,不结盟是行动的自由,是独立的一部分。”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 并不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 重视对外关系的独立性

C. 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中立    D. 加速了亚非一体化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