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雅尔塔会议

D. “杜鲁门主义”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雅尔塔会议奠定两极格局的基础,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故D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起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查看答案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上解放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