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尔登战役,是法国人在一战中最大的骄傲。从这场战役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尔登战役,是法国人在一战中最大的骄傲。从这场战役中得来的“炽盛火力结合坚强防御”的经验在日后的战斗中被屡屡实践。“野战炮兵掩护下的经过要塞加强的不间断线性防御”成为法军最新军事思想和行为准则,所有的一切皆围绕其展开作业。野战条件下的部队机动被严重忽视。马奇诺防线便是这种军事思想的最佳实践。利用现代技术将其发扬光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

——魏西京《“马奇诺防线”的背后》

材料二戈林和空军司令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击目标,没有对重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的攻击。空袭,特别是夜间空袭的效果被大大夸张了,使决策者不能正确判断敌人的真正实力,一再低估了皇家空军的力量,多次做出错误的决策。英国雷达网遍布各地,可以事先知道德方的一切攻击活动,使德军的偷袭几乎无法成功。英国研制出了一系列“梅康”电台,用于截获德军电台发出的信号,然后加以放大再发射出去,这是最原始的电子战,用以把德国飞机引入歧途。英国战斗机的损失率尽管较高,但由于大大加快了战斗机的生产(生产速度是德国的两倍以上),始终保持了较多的数量。同属英联邦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的空勤人员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还在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

——摘编自《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等

(1)“马奇诺防线”后来成为表面坚固,实际毫无价值的代名词。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马奇诺防线为何无法发挥制胜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不列颠之战的基本经验。

 

(1)新式武器改变战争形态,壕堑战迅速过时;法国固守一战成功经验,军事思想体制教条落后;德军适应形势大力发展机械化机动作战;德军绕过防线攻其不备;法军轻敌作战意识薄弱判断失误;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 (2)重视科学技术在反空袭战中的作用;坚持抵抗法西斯的侵略和必胜的信念;灵活的战略战术;万众一心,民众积极支持参与;对生存之战的高度重视和准备;正义战争国际援助; 【解析】(1)马奇诺防线无法发挥制胜作用的原因,可以从新式武器的运用、法国军事体制和军队的作战意识、德国先进武器的运用和突袭方式、绥靖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2)不列颠之战的基本经验可以从科学技术的运用、战争信念、战略战术、民心、战争性质和国际援助等方面进行归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中国来说,参战并出兵是中国的一大“妙着”。早在1914年中国表示愿意参战之始,即有出兵之意。梁士诒的“以工代兵”的最初版本亦是“带枪华工”。一战期间中国为英、法提供了14万精壮青年华工。实际上相当于间接提供了14万大兵。1917年8月,中国历经三年的奋斗,终于正式向德奥宣战。同时立即宣布中国同德奥两国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随之废除,其在中国的租界,治外法权等也一概取消。虽然出兵遭到各国列强的阻挠,这种做法着实向西方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他们的行动不仅把所谓的“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且赢得了道义的胜利。中国人积极参与战后新秩序的建立。顾维钧系起草国联宪章的15人委员会之一,对宪章的撰稿,贡献颇多。中国人甚至从大局着眼,支持日本代表团提出的“种族平等”条款。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并未完全失败。某种程度上,甚至大获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如果说,辛亥革命所解决的是结束一个旧时代,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是造成中国向现代主权国家演变、传统社会结构解构、共产主义崛起、转型模式转变、中日战争的重要原因

——《一战与中国》

(1)为什么说参战出兵是中国的一大“妙着”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数位成人目光呆滞、姿势僵直,骑着幽灵般的木马顺时针不停高速旋转,因为无法停止下来,脸上表情惊恐。英国画家马克·格特勒的这幅《旋转木马》应划归的艺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传奇主义以拒古典主义之文学而起,一言以蔽之,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也。……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以能达本己情意为先,形辞句皆所不顾。”下列作品中,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大卫·科波菲尔》

C. 《等待戈多》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查看答案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引力波探测成果,弥补了100年前某理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也让人类终于有机会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某理论”是

A. 万有引力定律    B. 生物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查看答案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 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 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