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A. 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 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 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自由世界”的使用次数在减少,“西方”的使用次数在增加,再注意两个时间点“1988年”“1993年”,从中可以得出,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 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 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 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 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查看答案

“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与这段话中的“它”直接相关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从欧共体到欧盟

 

查看答案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受冷战形势的控制胁迫    B. 质疑联合国的国际权威

C. 受非殖民化趋势的驱动    D. 渴望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查看答案

“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这段话评述应指

A.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 冷战局面的结束

C. 欧盟的诞生    D. 世贸组织的成立

 

查看答案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深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体系的建立。”“又一事件”是指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北约组织建立

C. 朝鲜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