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下列哪些著作反映了毛泽东作出了“自觉选择”?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

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③《井冈山的斗争》

④《新民主主义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材料所反映出来的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写于1928年,③《井冈山的斗争》写于1928年,都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所以选C项。①《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无关,应排除;④《新民主主义论》写于1940年,是抗日战争时期,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问题,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无关,应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 中国革命第一步是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高玉在《启蒙救亡》一文中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 节节败退,甚至有亡国的危险, 中国的统治阶级曾经尝试实业救国, 曾经尝试改良社会制度来救国, 但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一批留学海外或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台……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材料中实业救国即洋务运动

B. 改良社会制度相关的事件是戊戌变

C. 新式知识分子是新文化运动重要推动力量

D. 民族危机加深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 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 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 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 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分析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诸派的救国思想,其中能印证张鸣教授观点的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提倡德先生赛先生”    D. 设议会、开国会

 

查看答案

位学者谈到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说道:“一些人以激烈的态度提出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口号——然而有意思的是,喊这些口号的人,却偏偏仍在使用汉字、讲究书法、读线装书……痴迷得紧!”该学者意在:

A.抨击太平天国运动忽视文化教育

B.批评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揭露辛亥革命阵营内部旧官僚的虚伪性

D.揭露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的矛盾心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