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

 

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联没有进行制度变革;科技交流受冷战影响,经济模式的确决定科研方向,但与题干主旨不相吻合。由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允许科技外传,导致技术转化减少,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 国家政权和国内外私人资本合作

B.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查看答案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经济危机破坏较小    B. 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新经济政策使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查看答案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据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大事

1921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8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A. 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 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 个人崇拜盛行    D. 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造成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 苏俄政策严重脱离国情现实

C. 大规模开垦荒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D. 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