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之,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材料主要反映了苏州

A. 人们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 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欺压百姓

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大量产业工人罢工

 

C 【解析】材料中只提到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在染坊和机房做工的人,他们有工作就能够生存下去,并非饥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官员与商人的勾结,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可见,一个染坊大约有数千名染工,机房也有数千名织工,这些染工和织工都是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受雇于染坊和机房,这是雇佣关系的体现,表明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染坊和机房都有雇佣工,但并未提及他们使用机器,更未提及大量产业工人罢工,且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中国尚无机器生产,故D项错误。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染工”“机房”等可知,题干材料叙述的是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B.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查看答案

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世范》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A. 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B. 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

C. 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D. 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

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 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

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 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

 

查看答案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

B. 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C.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

D. 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

 

查看答案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羔。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    B.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 商品经济的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