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

A. 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B. 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

C. 重申了“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

 

D 【解析】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所以结合备选项中材料含义与此相符的只有D项,A 表达了对孔子的极高赞美之词,不符合题意,排除;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是程朱理学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的特点是根据心学的特征和材料主旨选择答案,由“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可见王阳明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故排除A;由材料两次提到“求诸心”,可知王阳明主张反观自省以获得天理,故排除B,选D。C是理学的共同点,符合心学的特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说,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均田制的实质是贵族土地私有制

B. 井田制下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 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国有制

D. 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私有制

 

查看答案

《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

A.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

C.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刘坤一(1830一1902)曾任两广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等职,在晚清的外交舞台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东南互保”。

在清政决定对列强宣战后,为了维护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入侵,他与东南各省督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相互联系,达成在东南等地“互保”的意愿。但要让列强承认并同意就必须与列强签订“互保”的协议,这样才能符合国际公法,被列强承认。然而在具体的接触和磋商中,英国欲派军舰进入长江协同保护,这令刘坤一进退两难,同意就是扩大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如果不同意,就必然使得英国会以此为借口阻碍“互保”进程。为稳住英国,刘坤一一方面在长江沿岸添派重兵以防英舰,另一方面,刘坤一电令晚清驻外国使节,让他们展开外交工作去遏制英国的企图,这一举措收到了非常好的回应一后来,在1900年6月24日,正式签署了《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局面正式形成。

——摘编自周源《论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用》

注:“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

(1)根据材料,简要评价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东南互保”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科学家相继论证了核裂变的相关理论,如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一经他和另几住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1948年,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一

——摘编门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原子能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已大大松弛,个体小农大量减少,征兵制难以继续推行,军队的兵源除了战时临时性征兵之外,主要靠募兵维持。东汉各地屯兵多来自招募。东汉政府招募士兵的费用,称为“赏募钱”或“赏直”,实际上相当于雇佣士卒的工资。东汉对少数民族往往也采用招募的办法。东汉少数民族兵称“荑兵”,是军队中的常员,战事结束后也不遣散,编在军队中领受“牢直”、“廪赐”,成为一种常备的雇佣兵。……东汉末,刺史、牧、守不仅可以私自募兵,而且其募领之兵往往变成私人部曲(军队编制及家兵之称),士卒父子相袭,成为世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兵制改革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募兵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