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991~1995年中外邵分大事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 中国 199...

下表是1991~1995年中外邵分大事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

中国

1991年

l月10~11日,第一次墨西哥扣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墨西哥举行,声明加紧各国间的合作关系。

12月21日——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成立独联体,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12月27日,钱其琛宣布,中国政府承认罗斯联邦政府,决定中国原驻苏联大使改任驻俄罗斯大使;中国承认乌克兰等11个国家的独立.

 

1992年

2月7日,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4月16日,我国派遣部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

1993年

l月l日,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开始实施。

8月25日,美国政府以所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单位“从事了导弹技术转让”为由宣布对中巴两国实施为期两年的经济制裁。

9月4日,中国、沙特阿肚拉伯、美国三方政府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共同签署一份检查报告,确认中国货轮“银河号”完全没有装载美方指控的硫酰二甘醇和亚硫酰氯两类化学品。中国外交部、全国人大外交委员会就此发表谴责声明,国际舆论也纷纷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1994年

l月l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

10月14日——美国宣布取消对海地制裁。

9月3日,俄国与中国同意不再以核子武器互相瞄准对方。

9月2日~1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问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指导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已具有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5年

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10月24日.江泽民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发表《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分析表格信息,从中选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楚)

 

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说明:背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表现: ①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构筑单极世界;②欧盟建立,推动欧洲一体化纵深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③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反对世界霸权,维护世界和平;④日本、俄罗斯不断发展壮大,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积极发展自身实力,活跃于国际舞台。 影响: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结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其他主题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如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各地区实力此消彼长,对世界引领有变化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历史方法论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个知识点有准确的掌握和理解,清楚的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表现和影响。解题时要审好题、看清设问,尤其是设问后面括号是的要求。如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楚。然后就是要审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和关键信息,按照要求拟定一个论题。最后就是围绕中心论题组织答案,表述时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进行论述。总结时要注意主题的升华,能做到画龙点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息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科二日本东京,我国留学生最盛之地也,辛丑之交,言革命者始作《国民报》。发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学界视如瑰宝,争趁响之。继之者有《浙江湖》(江苏)《湖北学生界》等杂志。皆与《国民报》言论相上下……至于乙已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报刊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报刊业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学者孟钟捷在《欧洲意识的培育》中写道:“1950年8月。德法两国的300名青年人聚集在国界,用烧毁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阂。”这一现象

A. 促进了法国和民主德国和解    B. 反映了法德两国统一的愿望

C. 反映民间对两国历史的反思    D. 为欧洲联合奠定了经济基础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 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查看答案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这一指示

A. 影响中共对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认识

B. 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道路

C. 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发展

D. 揭示了三大政策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在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目睹该事件的法国公使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茜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此事件是

A. 甲午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