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A. 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A. 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B. 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 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 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是工匠的经验总结,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开始真正紧密地结合,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两次工业革命均涉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排除;D项“各国”表述绝对化,而且不符合题干“根本原因”要求,排除。故选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师点睛】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归纳: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产生的部门   从轻工业(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发明的重大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   电力的应用为标志   发明的来源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发生的范围   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英国发明的。   同时发生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更多出自德国和美国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社会关系变 (社会结构)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组织形式(经济结构)   早期工业时代,工厂制   大企业时代,垄断制、公司制   殖民方式   殖民扩张,商品输出为主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为主   国际力量中心   英国为中心,“世界工厂”   美、德力量上升   世界国际格局   落后的东方从属于先进的西方   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其主要依据是

A. 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B.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

C.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英国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出的我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特点有

①大力建设交通设施

②将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

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对下表经济数据的分析解读,正确的是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7

19505

164.0

419.6

1189.3

1958

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A. 中共“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

B. 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C. 浮夸风、“共产风”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 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尝言:“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农民是否享有自由。”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余粮征集制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查看答案

“小平同志晚年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特别是他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南方谈话澄清的重大问题是

A.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 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