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A. 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

B. 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 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民营化是改革趋势,1990年“全球化”取而代之,说明西欧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故A正确。凯恩斯主义在70年代经济滞胀后被放弃,故B排除。材料无法说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故C排除。“全球化”贸易保护政策矛盾,故D排除。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相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性的大趋势,是各国逐步趋近的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暂时的倒退与停滞都有可能。当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无法满足各国谋求更广阔市场的时候,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成为补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 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 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 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②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

③设立深圳等四地为经济特区

④开放宁波、温州为沿海港口城市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