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蒋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蒋介石委派财政部长孔祥熙参加会议。

以下内容为1944年7月6日孔祥熙致蒋介石密电。

重庆,委员长蒋:4493,密表,货币会议开幕五日,现在分组商议,距离具体程度有待此次集会,美国内部原不一致,国会及银行界尚抱怀疑或持反对,毛财长《美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因急于表现成效,勉强召开,罗(罗斯福)总统亦觉难有把握,于开幕演说词己经略能窥及。协定将来须经各国政府批准,意在应付国会,各国代表对自身希望甚大,而美舆论则认为美国担负太重,连日弟为此事力为毛氏说项,以减困难,惟会内情形各国希望分肥者多对基全摊额分配争持甚烈,苏则要求与英同等,英到支持法、印图占我国之第四席,现正分途运用,想无大碍,英,美对基金必须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对予将来若将[?](原文缺失)之运用亦为争点之一,现正进行商讨中,对我国批评善意恶意皆有,均注意于军政用款不当及浪费致通货膨胀,时币制,物价之不安定概为忧虑,现正分途说明,崎形尚佳。所幸我方此来人员均程干练,各方感想颇佳,国际环境不错。不论会议是否圆满成功,总期得一良好印象,以作将来国际会议基础。知注驰陈,弟熙叩。鱼(电报日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的背景及美、英各自的战略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该次会议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分析以上“密电”的史料价值。

 

(1)背景:大萧条、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二战的深刻教训;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被打破,亟待重建;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为提高;美国的经济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目的:美国:确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英国:试图维持其对世界的影响力。 (2)有利: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参会人员精明干练。 不利:中国仍属弱国,抗战中依赖英美外援;中国存在政府腐败、经济混乱等负面新闻。 价值:密电属于档案史料,原始性较高;孔祥熙是会议的亲历者、参与者,他的叙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孔祥熙作为财政部长,给蒋介石的密电具有帮助政府决策的情报功能,内容相对可靠;密电和其他文献一样具有主观性和目的性;该密电反映的是孔祥熙视角下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孔祥熙极力突出其自身发挥的作用。 【解析】(1)背景:从“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可以看出,这是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情况下所召开的会议,内容涉及到的是经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被打破,亟待重建;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原有的欧洲强国英国在战后一蹶不振,而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为了在二战之后避免出现原有的大萧条、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故召开国际会议来进行商讨。目的:美国和英国的目的有很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对世界霸权的掌控,美国企图确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英国试图保持原有的影响。 (2)有利因素:从“所幸我方此来人员均称干练,各方感想颇佳,国际环境不错。不论会议是否圆满成功,总期得一良好印象,以作将来国际会议基础。”可以看出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参会人员精明干练。不利因素:从“对我国批评善意恶意皆有,均注意于军政用款不当及浪费致通货膨胀,对币制、物价之不安定颇为忧虑”可以看出中国仍属弱国,抗战中依赖英美外援;中国存在政府腐败、经济混乱等负面新闻。价值:密电属于档案史料,原始性较高,因此对研究这次会议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孔祥熙的身份和密电的内容可以从独特的角度来分析二战后经济体系建立的过程。 点睛:解答本题第二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总结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内容都是材料所叙述的内容,因此我们只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概括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5年9月22日美国宣称,欢迎其他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国家派遣部队来参加占领(日本),但一切占领部队概归美国指派的最高统帅指挥。美国的意图是

A. 以德国方式处理战后日本问题    B. 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阵营

C. 以日本为反共桥头堡予以扶植    D. 排斥苏联以单独占领日本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自18世纪初开始,法国出版的神学书籍下降,科学奇事、世俗文化和艺术书籍比重日增,各种传统形式的文学书籍维持不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 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    B. 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C. 受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D. 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

 

查看答案

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 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D. 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了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权利的关系,罗马人对私法的贡献就在于他们对私法权利的高度抽象及其理论原则。这表明罗马法

A. 包含了丰富的理性精神    B. 具有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

C. 特别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查看答案

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A.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 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 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 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