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伦理一般是指导行为的观念,它不仅包含处理人与人,人与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伦理一般是指导行为的观念,它不仅包含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蕴含着行为规范背后的道理。关于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概括起夫大致有三种基本观点:

一种是认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根本对立、难以相容的,完全否认儒家伦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一种则认为儒家伦理完全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市场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甚至认为只有儒家文化才是拯救当代世界的良药:还有有一种观点则对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持分析态度,认为儒家伦理从总体上己不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其封建性的糟粕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时又认为儒家伦理中一些积极因素可以融合于市场经济中,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又见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 第一种观点: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 (1)传统儒学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利于重视牟利的商业活动。 (2)儒家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不利于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商品交换活动 (3)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限制了财富积累的意愿。 (4)儒学重视德治,轻视法治,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儒家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建设,轻视工艺制造和逻辑演绎,不利于工业发展和商业意识。 (6)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重农抑商”,抑制商业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儒家伦理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1)儒家思想不排斥通过正当途径的获利行为(孔子:“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儒学代表黄宗羲曾强调“工商皆本”,有利于商业发展。 (3)儒家代表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注重社会生活的实践,有利于商业活动。 (4)儒家民本思想强调,赋予百姓有一定的财产权,禁止苛捐杂税,(孟子“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有利于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 (5)儒家强调诚信、自律、节俭、秩序、社会责任与群体合作意识,也有利于积累资本,促进社会财富增长。 第三种观点:儒家伦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阻碍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可以结合前两个观点的参考答案,略) 【观点论证其中儒家伦理一个角度采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联性描述2个或2个以上以上角度赋逻辑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先需要选择观点,可以选择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观点,论述则需要从孔子的重义轻利、礼——强调等级、宋明理学——抑制私欲和强调道德等方面论述;如果选择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论述则需要从孔子不反对追求财富、明清时期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儒家的民本和社会责任群体意识等分析;如果是选择儒家伦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阻碍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则将前两个论述结合。 点晴: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需要紧扣设问,“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述”,需要学生在阅读史料信息的基础上,获取正确的观点,这是关键,否则后面的都是无效的解答,其次需要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衹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斯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    B.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C. 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    D. 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

 

查看答案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工作会谈”,美苏就苏联购买美国谷物的交易达成协议,第二年又达成美国从苏联进口石油协议。据统计,1969—1976年美苏贸易额增加了10倍。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 美苏冷战局势趋于缓和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衰落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查看答案

198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由1950年的3.5%上升为6.8%,通货膨胀得到控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0.3%下降到1986年的3.4%。导致美英这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可能是

A. 加大市场货币供给    B. 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C. 压缩政府财政开支    D. 坚持推行凯恩斯主义

 

查看答案

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并且,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这说明当时英国

A. 主张经济全球化

B. 力图遏制经互会的扩张

C. 抵制加入欧共体

D. 不愿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