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雅典曾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所谓“私心”就是对国家...

雅典曾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所谓“私心”就是对国家缺乏好感。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说明雅典法律强调

A. 城邦至上    B. 人民主权    C. 公民意识    D. 轮番而治

 

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法律强调公民不允许公民有“私心”不能对城邦统治缺乏参与,这是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的肯定,C项正确。因为城邦是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故要培养公民意识,排除A。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与材料无关,排除B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    B. 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商业投资资金

C. 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    D. 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

 

查看答案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 社会习俗    B. 区域经济    C. 边疆治理    D. 丝绸之路

 

查看答案

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 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 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

C. 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 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

 

查看答案

辟举制是汉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一种,即由皇帝或地方长官选拔人才。被辟举的人,总称之为举荐者的故吏(也称门下),故吏一经辟置即同家臣,称长官为府主、举主,为其效劳,甚至生死相依,同患共难。故吏与府主的出现

A. 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

B. 发展了贵族宗法制度

C. 稳固了封建人伦秩序

D. 催生了魏晋门阀士族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