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各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各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l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42%

42%

 

(1)根据材料一,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等获得丰厚利润。 (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3)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原因: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第一小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意思就是要求学生从材料找答案即可,由材料可知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在亚洲地区;第二小问要求根据所学知识,也就是不能从材料找答案,要从课本知识找答案,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注意分析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全面分析;可结合16世纪前后的阶段特征组织答案即可,注意主讲是经济,所以在经济方面的原因要详细回答;经济方面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从萌芽到发展;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科技方面日心说的的出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首先第一小问问的是变化是什么,回答的模式应该是:从….到….的变化;,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意思是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组织答案;这个事情是中国走向衰落,欧洲开始强大;第二小问要求从政治、经济这两个方面分析原因,而不需要思想文化方面的,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分析中国衰落,欧洲强大的两方面原因,本题比较容易忽略了另一方面,从欧洲与中国19世纪的阶段特征与组织答案即可,这个时期政治方面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使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经济方面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国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自然经济占主导。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直接得出1980-1996年间,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均在增长,这直接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角度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3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人……让人觉得太阳己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 其文学作品共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 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 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承待加强    D. 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

A. 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B. 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C. 扩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D. 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与欧洲之间贸易“经常项目”(商品和劳务项目)的变化情况。这一现象

时间

1946年

1947年

美国顺差

77.79亿美元

59.22亿美元

 

 

A. 与杜鲁门主义的援助有关    B. 催生了欧洲复兴计划出台

C. 使欧洲清偿能力日渐增强    D. 使美国完全控制欧洲市场

 

查看答案

“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此时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新经济” 的出现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查看答案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 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