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相关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说明中国的生活用品被外国市场占领,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A项错误,“开始丧失”于1842年《南京条约》;B项“取代”一词错误,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项“主动开放”与近代中国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相关概况 【名师点睛】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重点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我国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耕织分离、纺织分离,这就为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2)洋务运动兴起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洋务运动兴起之后,又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3)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以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环境下产生与发展的,这就决定其发展历程曲折艰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

A. 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B. “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C. 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 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

 

查看答案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他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在中国近代影响很大。下列属于“过渡人”创办的企业是

A. 上海发吕机器厂    B. 汉阳铁厂    C. 继昌隆缎丝厂    D. 大生纱厂

 

查看答案

“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

A. 方举赞    B. 陈启源

C. 张謇    D. 荣宗敬

 

查看答案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 19世纪7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20年代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这样描写1835年的曼彻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造成了环境污染    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化进程迅猛   金矿业发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