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    B. 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

C.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镇城已建立    D. 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

 

D 【解析】据材料“1953年、1955年”、“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但是1955年国民经济没有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故A选项错误;当时中国也不是市场经济,故B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建立,应该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判断,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故C选项错误;各种商品票证反映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故D选项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1932~1934年中国从德、英、日、美四国进口机器数额统计表(单位:元)此表信息反映了

 

总额

德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1932年

53911000

9925000

19774000

8425000

7992000

1933年

44178000

8808000

16240000

6718000

7035000

1934年

60084000

9988000

20077000

9333000

9241000

 

 

A. 英国机器质量优势明显

B. 美德受经济危机打击最大

C. 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

D. 四国扩大对中国资本输出

 

查看答案

1900—1920年,中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只占14%。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这反映出当时

A. 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B. 民国初年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C.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D. 中国资本主义缺乏发展空间

 

查看答案

下列资料直接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类型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国人消费国外产品势头强劲

C. 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D. 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时章程规定 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商务1906年商部对此批示:创设中等商业学堂,系属振兴商业要义,自应准予立案。这体现了

A. 新式学堂创办受到扶持    B. 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潮流

C. 政府改变传统经济政策    D. 商会增强地方自治实力

 

查看答案

1902年,盛宣怀上奏清政府称:外国商人在上海争相开设工厂,导致棉花价格日益上涨,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之间相互倾轧,而中国商人财力单薄,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必定失败。这一“上奏”可用以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A. 受清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    B. 在国际市场中举步维艰

C. 在与洋商竞争中无利可图    D. 受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